头条创作挑战赛
金门战役的失败让我军的一个机枪班班长徐钦林经历了一段极为曲折的命运。令人惊讶的是,他不仅没有被敌人抓获,反而在后来的经历中遇到了一位对他十分关照的贵人。这位贵人让他过上了相对安稳的日子,甚至可以说是衣食无忧。然而,尽管有如此的待遇,徐钦林心里却始终放不下一个目标——回到大陆。于是,他在逃回大陆的过程中发生了一连串的波折,甚至一度陷入了深坑,差点丧命。最终,尽管他得以回到自己的部队,却因为种种原因,面临了完全意想不到的境遇。这一切,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徐钦林参加金门战役时,已经是解放军重机枪排的副排长。然而,这一身份的背后,藏着徐钦林的成长故事。最初,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炊事兵。1946年12月,解放军挺进了徐钦林的家乡——山东广饶的央上村。当时16岁的他与村里的70多个青年一同参军,成为了解放军的一员。那时,徐钦林对自己能够投身革命充满憧憬,渴望能够像其他战士一样手持武器,参与解放战争的进程。但现实却让他大失所望。因为其他战友都被分配到渤海军区11团(后来的251团),唯独他因为文化水平不高,成了炊事班的伙夫。徐钦林内心非常郁闷,本想着与解放军一起战斗,结果却只能整天背锅做饭,这让他怎么能不感到愤怒呢?
展开剩余79%然而,徐钦林并未因此气馁。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始终寻找机会加入重机枪排,并在其中与战士们一起练习扫射。他还经常帮忙站岗放哨,这样的努力让他逐渐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神枪手,连团长刘天祥都知道他打得一手好枪。因此,徐钦林也有了机会参加了许多战役,如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每一次战斗中都能看到他冲锋陷阵的身影。尤其是在上海战役中,由于机枪班的班长负伤,徐钦林临危受命,成功接管了机枪班,凭借过硬的作战能力,立下了不少战功。
随着三野第10兵团解放福建的大部分地区,他们决定消灭逃往台湾的国民党残余力量,为最终解放台湾创造有利条件。于是,计划在条件并不充分的情况下,发起攻占金门的行动。此时负责金门作战的部队正是第10兵团28军。由于船只不足,徐钦林所在的251团与另外两个团的约九千余人被整编成第一梯队,计划趁着10月24日夜晚的海潮进行夜袭金门。
情报显示,金门当时的驻军主要是国民党第22兵团的残余部队,以及一些新调来的青年军,总人数不过2万人。战前,我军普遍认为攻占金门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因为此前在解放福建过程中,国民党军几乎没有进行有效抵抗,基本上都是一触即溃。大家普遍认为,国军早已不堪一击,因此攻占金门只是时间问题。然而,当徐钦林一行开始渡海时,却发现形势并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原本设计用于运送三个团的船只,因大小不一,加上出港时遭遇强风,船只队列被打乱,导致与上级失去联系,整个阵形陷入混乱。其次,三个不同部队的团,船只也被打乱,人员指挥因此遭到影响。再者,由于不熟悉航道,经历了五个多小时的航行后,船队终于抵达金门,但他们还没靠岸,就遭遇了敌军炮火的猛烈攻击,原本计划的夜袭也不得不转为强攻。而在强攻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指挥,我军的损失十分惨重。
而更糟糕的是,战前没有对水文情况进行充分摸底,结果当我军战士们终于登上金门沙滩时,潮水正好退去,船只被深深地卡在了泥沙中,无法顺利撤离。尽管如此,徐钦林和战士们依然拼死顽抗,勇猛冲上沙滩。经过一番激战,敌军的部分士兵开始投降。然而,正当我军士气高涨时,局势却急转直下。国军派出了40余辆坦克,并增派了80多架飞机,对我军进行轰炸。那些搁浅的船只也在炮火中被摧毁。徐钦林意识到,眼下的局势极为危险,登岛的部队已经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不仅如此,正好在这个时刻,金门也迎来了换防。国军的胡琏将军带领着2万多人的部队登陆金门,使得国军的总兵力迅速增至4万多人。面对国军的强大压力,徐钦林和他的战友们依然奋战不息,但最终战斗还是以惨烈的伤亡告终。在战斗中,徐钦林的机枪班也遭到了重创,剩下的战士仅有两人。无奈之下,他决定带领剩余战友从敌军坦克阵中突围,并向西南方撤退。
然而,撤退途中,徐钦林被一颗子弹击中小腿,痛得几乎无法行走。幸好,他的战友背着他继续撤退。途中,他遇到了连长,将手中的机枪交给了连长,并继续在敌军的追击下艰难撤离。最终,他们藏匿在一片水草深处,逃过了敌人的搜捕。身上破烂不堪的徐钦林,不仅鞋子丢失,甚至连水都喝不上一口。伤口发炎,重病让他痛苦不堪。此时,他身边的重伤员们伤口化脓,尸体上爬满了蛆虫,每个人都在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为了减轻他们的痛苦,徐钦林设法寻找急救包,为伤员们包扎伤口,但尽管他竭尽全力,伤员们还是一个个死去。
随着国军的搜捕范围逐渐扩大,徐钦林不得不继续东躲西藏。这期间,他曾潜伏在一户农民家的鸽楼中,白天黑夜都不敢安睡,一心希望能听到我军炮火的声音。然而,四五天过去了,他依旧没有听到熟悉的炮声,心情愈发焦虑。最终,他决定冒险游回厦门,却因伤口发炎和自己并不擅长游泳而感到十分犹豫。
就在此时,徐钦林因饥饿偷偷下楼偷食农民煮熟的红薯,不幸暴露了身份。很快,农民就叫来了几名国军士兵,将他抓住。原本,徐钦林将成为国军的俘虏,但他身上穿着没有徽章的国军军服,这一奇特的细节,反而让他逃过了一劫。
原因是,徐钦林曾经救过一名国军士兵,后者在我军的感化下投诚。由于部队衣物紧缺,徐钦林不得不将自己的军装给了那名投降的国军士兵。此举无意中让徐钦林在被捕时得以谎称自己是国军第25军的士兵。面对他的军装,国军并未产生怀疑,反而让他自行前往城里的医院治疗。
徐钦林顺利通过了国军的“审查”,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凭借着这个身份,在国军医院接受了治疗。在此期间,他深知一旦恢复健康,自己必然会被送往台湾,最终无法再回到大陆。于是,为了避免这一命运,徐钦林忍着伤痛,死活不肯离开医院。
经过四个多月的耐心等待,徐钦林终于在一次与一名国军
发布于:天津市配资买卖股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