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20日,以色列针对伊朗发动的“崛起雄狮”特别军事行动已持续超过七天。尽管伊朗对以色列的反击远未达到所谓“半小时推翻以色列政权”的夸张效果,但前美国总统特朗普似乎依旧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安全抱有极大担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6月18日美国媒体爆料称,特朗普已在前一晚作出参战决定,只待一个能获得广泛支持的“灯塔借口”出现。
在俄罗斯总统普京于6月19日明确表示“俄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涉及国防内容”之后,之前网络上盛传的“中俄伊大三角”战略同盟被彻底打破,成为无稽之谈。许多反感伊朗的网友认为,中国应当效仿当年应对叙利亚危机时的态度,“尊重伊朗人民的选择”。然而,现实是,中国真的能完全置身事外吗?
展开剩余83%自6月14日上海合作组织发表联合声明强烈谴责以色列后,伊朗似乎突然获得了许多所谓“强援”。例如,巴基斯坦被传出派遣战机支援伊朗,甚至有网友猜测巴基斯坦可能会为伊朗提供“核保护伞”。但值得特别关注的是,之前曾有俄媒造谣称“巴基斯坦向伊朗提供情报支持”,该报道现已被删除并道歉。巴基斯坦国防部声明明确表示,巴基斯坦没有向伊朗提供任何武器或装备。伊朗陷入孤立困境,实乃自作自受。
首先,伊朗盲目介入印巴冲突,导致失去重要的伊斯兰盟友。在印巴尚未达成临时停火协议的敏感阶段,伊朗外长却高调访问印度并签署多项双边协议。虽然伊朗不敢轻易得罪其重要的石油买家印度,但这种短视行为忽视了巴基斯坦在伊朗国防安全中的关键作用。其次,伊朗长期坚持什叶派极端宗教意识形态,也让其境况雪上加霜。与多数中东逊尼派或世俗国家不同,伊朗至今是哈梅内伊领导下的政教合一国家,并且极力推动其他国家走同样道路,黎巴嫩真主党便是伊朗扶持的反政府武装。如果伊朗能放弃极端主义,中东其他国家也不会坐视不理。最后,伊朗少数派统治的政治格局使其难以获得广泛盟友支持。什叶派仅占中东宗教势力约15%,而哈梅内伊领导的教士集团中大多数为人口约占25%的阿塞拜疆族,使其政府成为少数中的少数。潜在盟友显然更愿意尊重伊朗人民的自主选择。
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后,苏联开始大力支持伊朗,这段历史使伊朗长期担当“俄罗斯在中东代理人”的角色。但随着俄罗斯陷入乌克兰危机泥潭,伊朗并未像朝鲜那样全力支持俄罗斯,而是顺势转向“东方”。从三个方面看,中国确实难以在伊以冲突中完全置身事外。
第一是“一带一路”投资安全问题。与去年崩溃的叙利亚阿萨德政权类似,伊朗是中国“一带一路”在中东的重要合作伙伴。中国石油在北阿扎德甘项目的投资已经运行近十年,是中东的重要油气资源基地。即使以色列没有将北阿扎德甘列为打击目标,“后哈梅内伊时代”的伊朗也难以承认此前达成的“历史协议”。第二是大国崛起的中东战略。2023年伊朗经历的两大事件——沙特世纪大和解和加入上合组织,不仅改善了伊朗国际地位,也显示了中国在中东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在上合组织承诺“不接受任何损害成员国利益的行为”之后,若中国选择袖手旁观,无疑会削弱其作为大国的信誉。第三是能源安全。不同于拥有全球顶尖天然气出口能力的美国,伊朗局势混乱引发的能源危机将直接影响中国经济,尤其在中美贸易摩擦激烈的当下,中国与中东国家的能源贸易绝不能受到美以等国威胁。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帮助伊朗度过难关?显然,像抗美援朝、援越抗美那样的军事介入对当前中国来说不现实,毕竟国家统一大业尚未完成。现阶段,帮助伊朗只能采取“居委会大妈”式的智慧策略。
首先,国际调解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虽然该机构于5月30日成立时并未邀请伊朗和以色列参与,但其33个签约成员国构成了多边合作机制,依然可以介入调停。鉴于以伊冲突的核心是核问题,国际调解院完全可以劝说伊朗放弃核威胁战略,向以色列提供安全保障。其次,上合组织能够为伊朗提供一定安全协助。尽管该组织无共同防御义务,不能直接介入战斗,但可以在反恐和维护治安方面发挥作用。例如,将那些受以色列情报部门资助的伊朗特工列入联合打击名单。最后,联合国安理会也能为伊朗提供支持。安理会并非美英等西方国家的“一言堂”,拥有一票否决权的中国必将坚定维护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的公正立场。若西方强推不利于伊朗的提案,中方否决权将捍卫伊朗主权尊严。同时,我们还能联合其他安理会成员国谴责以色列,支持伊朗的和平倡议,这对缓解伊朗外部压力意义重大。
面对美以联合攻击,孤立无援的伊朗很难自保。身为伊朗重要利益相关方的中国,绝不能袖手旁观。虽然派兵援助伊朗不可行,但通过国际调解院、上合组织和安理会等多边机制,我们仍能为伊朗提供坚实支持,帮助其坚持斗争到底。
你觉得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出力帮助伊朗走出危机?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如果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点个关注哦!
参考资料:
1.《原创 特朗普威胁出兵,不到24小时,中方亮明态度,伊朗拒绝任何谈判》
2.《惊!巴基斯坦战机入伊拦以导?实则是骗局!》
发布于:天津市配资买卖股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